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uP7uVpm5Zs1Rxn9ZYxhCuQ
你一年读多少本书?
大家对这句话肯定不会陌生。你身边标榜阅读量的同事、朋友,各种读书相关的公众号,总会把这句话挂在嘴上,后面再加上一个令你望尘莫及的数字。
甚至,官方统计口径也会这样说:据新闻出版研究院调查,2015 年国民人均阅读量为 7.84 本,含纸质书和电子书。云云。
包括前阵子在训练营,跟大家聊到读书的话题,也有几位学员私下问我:
L先生,您知道得这么多,想问您一年会读多少本书呀?
我一直不太理解这种问法。
当你问「一年读多少本书」时,如何才算是「读」一本书?什么样的「书」才计入其中呢?
读一两页算吗?读一半算吗?还是一定得把一本书从头到尾读完?
小说算吗?杂文算吗?还是只能计算知识型书籍?
就算只统计「把一整本知识型书籍完整读完」,那也很麻烦。拿上一篇书单来说,波普诺的《社会学》和约翰·梅迪纳的《让大脑自由》,前者的信息量可能是后者的 100 倍。后者我一两天能翻完,前者我可能得看上半年。
如果你读的都是这类通识书籍 —— 《社会学》《心理学与生活》《营销管理》《认知神经科学》,那一年下来,能「完整读完」7.84 本,都已经非常了不起了。这意味着你入门了 7.84 个领域。
而换成小说呢?一年 300 本都不在话下。
所以,这种说法有什么意义呢?
这个问题,实际上我在「」中就讲到过,但当时只是匆匆一提,很多地方没说清楚。
今天想好好聊聊这个问题。
如果仅仅抱着「读完一本书」的心态去阅读,会有什么后果呢?
你会很容易把「持有」当做「拥有」,把阅读本身,当成学习的效果。
我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对话:
-
上个月买的《哈佛谈判课》,我才读了一半,感觉读不下去了,要放弃吗?
-
《普通心理学》实在太难了,我看了半个月,才读了几十页,什么时候才能读完呀。
-
……
这样思考的人,往往忽略了一个问题:为什么要把「一本书」当成一个单位呢?
一本书没有读完,你就什么都没有得到吗?
一本书读完了,你就真的「学懂」了吗?
并不是。一本书之所以成为一本书,所呈现出来的是作者的逻辑框架。哪些内容放进去,哪些内容不放,是由作者所决定的。
全盘接受作者的逻辑框架,你就只是在复制别人的大脑而已。
我经常会碰到一些这样的人。他们会有意无意地谈到「我一年要读80/100/120/150本书」,言谈中有一点点自矜,期待着你的惊讶,仿佛这是一件很值得赞叹的事情。
有时候,他们还会热衷于做「思维导图」,做「干货笔记」,进行浓缩 —— 当你问「这本书都讲了什么」时,他会非常快地拿出笔记和导图。
很棒。
但我想问一下:你自己的看法呢?
你读了这么多的书,那我给你一个主题,比如「学习」—— 不,请不要引用,不要给我看思维导图,也不要告诉我「这本书讲了什么」,请告诉我,对于「学习」这个话题,你的看法是什么?
不妨想一想,你能不能回答出这个问题?
实际上,这就是很多人的症结:我们过于重视「读很多本书」,过于追求「掌握每一本书」,但却很少有人真的去思考:我的看法是什么?
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,很大程度上,是因为,我们下意识地把「读完一本书」当做一个「题目」,而把「做完一本书的笔记」看作这个题目的「答案」。
想一想,你阅读的过程,是在做题、寻求答案,把它当成任务,还是真的出于自己的问题导向?
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呢?解题,是别人给你出一道题,让你去解出答案。而问题导向,是我知道自己需要什么,从而通过各种渠道、方式,去寻求这个问题的思路。
以「学习」来说,仅仅读《学习之道》《刻意练习》足够吗?远远不够。如果我想形成自己的看法,我可能需要去研究心理学,神经科学,教育学,自我管理,我需要去了解原理、案例、工具,把它们汇总起来。
我可能会去找 30 本书,每本书摘 10% 的内容,把它们组合在一起,重新打散、重组,形成一个体系 —— 这就是「我的看法」。
请问在这个过程中,我读了几本书呢?
不要成为复读机。否则,读了再多,你也只是在重复别人的二手信息而已。
这里就会引出两个问题。
1)我如何知道我的「看法」是合理的?
2)这种方式是否适合大多数人?
第一个问题非常必要。实际上,确实存在许多这样的人:对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,但这些看法常常经不起推敲。
但回答也很简单:不轻易下任何一个断言,永远都要去思考,它背后的支撑是什么。
举个例子,我常常强调一个观点:输出是最好的内化。为什么呢?这是有实实在在的支撑的。
在心理学中,彻底记住一个信息,需要不断复述去强化它。而复述又分为两种,机械复述和精细复述。前者是单纯的背诵,效果有限。后者是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,对这个信息进行联结和重构,让它跟自己的知识网络建立更多的「钩子」,从而记得更牢。
而输出,无论是口头、还是文字,就是一种典型的「精细复述」。
而前面讲的「把读书当做解题」,也是一样的,来源自「契可尼效应」。我们总会下意识地觉得,拿到一本书,它就是一个任务,我得把它「读完」,否则,这个任务就没有做完,就总觉得很难受。
像这样,反向去倒推自己的每一个「看法」,寻找是否有坚实的支撑。如果不能自圆其说,就去读书、搜索信息,寻找支撑。如果发现找到的资料跟看法矛盾,就去寻求「正反合」—— 这就是一个不断迭代和升级认知的过程。
这个过程,我称为「主动学习」,区别于以「读完一本书」「复述一本书」「做完一本书的导图」这种模式的「被动学习」。
那么,是不是主动学习一定优于被动学习?后者的效果是不是一定不好?
这其实就是第二个问题:这种方法是否适合大多数人?
很多人经常问我:你说的方法都很厉害,但真的适合(阅读量并不高的)普通人吗?
说白了,这套方法确实不适合所有人。
主要不适合什么人呢?
懒人。
那些不愿意主动思考,不愿意「获取知识」,而只是被动地等着别人把知识打包、整理、归置好,送上门,做成可供入口的甜点,这样的人。
你愿意成为这样的人吗?
为什么这么说呢,我们展开来讲。
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,差异在哪?其实很简单,就是两点:主动,以及思考。
当你不满足于按照作者给你的脉络,从头到尾一字不落读完,而是开始泛读、跳读、选择性地读,以及寻找延伸材料来拓展阅读时,你就是在「主动」。
当你不满足急于把一本书「读完」「作出导图」,而开始一边阅读,一边让思维同步运转,考虑联系、逻辑、应用,记录灵感,你就是在「思考」。
满足这两点,你就是在主动学习。
这很难吗?对阅读量的要求,很高吗?
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:读张枣的名作《镜中》时,读到这句话:
望着窗外,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
梅花便落满了南山
极受触动。于是我会想:张枣是谁?这两句背后有什么隐喻?他是如何获得这个灵感的?他还有什么别的作品?他有什么故事?
然后,我会搜索他的资料,看一看别人对这两句诗的评析、理解,读一读他其他的作品,尝试从更高的层次去进行审美。
这就是主动学习。
这很难吗?一点也不。这就是我们当中许多人,每天都在做的事情。
文学就一定不能「思考」吗?觉得一个句子很赞,就只能懵懵懂懂地看一下,记住它,然后翻过去吗?
其他的书也是一样的。
讲个有趣的点:
国内出版的畅销书,往往是由一堆文章结集而成,每篇文章讲一个知识点,一个观点。读完一本书,你会觉得琳琅满目,看到了很多观点。这是国内的模式。
而欧美的畅销书呢,往往是这样:整本书就是为了提出一个观点,然后作者会从背景、理论、实验、案例等等入手,用各种故事和论述给你讲清楚。
所以,习惯了国内阅读模式的人,去读欧美的书,经常会有这种感觉:这一整本书就讲了这点东西?
我在豆瓣上经常看到这样的评价:
「说来说去无非就是……」
「这本书其实一句话就能概括……」
「都是一些大道理,没什么新意……」
每次看到这样的评论,我都替这些买椟还珠的人感到同情。
这样的心态,就算一年能读 500 本书,又怎么样呢?
说说我的做法。
如果作者提出了一个模型,即使都是一些大道理,我也不会觉得「这些我都知道,有什么新意?」而是会去思考:
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个模型?他的分类思路是什么?他看待事物的视角是什么?这个模型合理吗?
作者写了一堆案例,我不会看完就过,而是会去确认这些案例的真实性,去思考:
它们能不能用在文章里、用在课程中?除了作者的解释,还有没有别的解读?
甚至,读一些日本人写的书时 —— 日本的书有个特点,喜欢用大量的篇幅,去解释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 —— 我也会从中找到不少乐趣。比如,这个方法看似司空见惯,但作者特地写出来,背后会否有什么想法?
这样一想,往往能有新的收获。
—— 尽管这些收获,未必是作者的本意,有时候甚至南辕北辙,但这比「读完一本书」重要得多得多。
简而言之,概括就是:以一种活跃的心态,跟作者做思维博弈。
在这个过程中,我所思考的东西,我所得到的灵感、联结和想法,就是读书中最宝贵的收获。
那么,有什么方法,可以帮助我们建立「主动学习」的习惯呢?
1. 用自己的话复述
最基础的一点,就是不要死记硬背书里的文字,而是试着在理解的基础上,把它用自己的话讲出来。
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是什么?就是学习时,假装身边有个人,在心里把内容讲给他听,教给他。
这就是一种输出,亦即精细加工。
同时,它可以培养你动脑的习惯。你会不会经常感到,很多书,读过一遍就忘了,连写了什么都记不住?
很多时候,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动脑。仅仅只是「读懂」—— 甚至有时是自以为读懂 —— 而没有真正「内化」。
解决这个问题,最好的方法,就是不断用自己的话复述,来刺激我们的大脑,在整个阅读的过程中,不断地活跃。
不要把读书作为偷懒的借口。
2. 时刻发散联想
我读书往往不会挑一个特定的时间,而是在状态好的时候,随意打开一本书,翻上几页。一边翻,一边让思维随意地流动,不断从各个角度审视所读到的内容:
-
这个观点很有意思,它的支撑是什么?
-
这个案例很有意思,我能不能用起来?
-
这种写法很有意思,我能从中想到什么?
-
……
然后,把这一切想法,都记录下来。
实际上,整个训练营中,有不少案例、题目和技巧,并不是有意积累的,而是在过往的阅读和学习中想到的。
这是一种更有效的阅读和学习方法。
3. 用主题去统摄内容
比纵向阅读更重要的,是横向阅读。
不妨试试这样做:找一个感兴趣的主题,去获取一切相关的资料 —— 在线课程,书籍,网页,专家指导……通过这种方式,把各种零碎的信息重新整合起来,成为自己的观点和体系。
如果可以,用这种方法去代替「读书」。
你会发现,读书本身并没有那么神圣、那么正襟危坐,它只是你去主动学习、拓展知识体系的一种渠道。
你可能会问,这样不会很花时间吗?其实不会。为什么?因为我只是把别人浪费在「读完一本书」上的时间,充分利用起来而已。
要知道:如果没有主题统摄,没有为我所用,即使你在读书,那也不过是在获取碎片信息罢了。
4. 丰富知识网络
经过以上3个步骤,定期地对自己掌握到的知识进行审视,问自己:这些知识,能如何纳入我已有的知识体系里面?
试着把它们画出来,重建结构。
你会发现,你的大脑会不断升级换代,你的视角会常用常新。
你不会再去关注「我读了多少本书」,因为,你已经完全超脱了这个层次。